乾燥性皮肤炎多发生于四肢部位,小腿胫骨前侧的皮肤,或是手背及前臂,严重时全身都可能出现乾燥、搔痒。搔抓会使红疹範围扩大,引起渗液、发炎,越搔越痒,严重会导致皮肤乾裂并产生疼痛。
冬季胡乱进补、熬夜,工作压力大都是好发族群
黄奎祐表示,门诊常见患者询问「医生我是不是身体太虚了,冬天要进补才能够让身体变好?」许多人在冬天最爱吃的羊肉炉,姜母鸭,麻辣火锅等补品,这些食材偏燥热,助长身体的火气,火气越大越容易耗伤身体的阴血津液等滋养濡润物质,造成皮肤更加乾燥,无法滋养肌肤,也会加重搔痒情况。
45岁的陈小姐,长期饱受乾燥性皮肤炎的困扰,每到冬天乾痒又加剧,全身乾痒疼痛,痒到几乎整晚不能睡着,类固醇既涂抹也口服后仅能稍微缓解症状。经进一步详细询问后,长期工作压力大,熬夜工作,又特别喜欢在冬天洗热水澡、泡温泉、吃羊肉炉等,这些都是加重症状的隐形兇手。
中药「养血滋阴润燥」从内在调理,解决皮肤困扰
中医的角度「昼养阳,夜养阴」,长期熬夜不能养阴血容易造成血虚,加上喜欢吃辛辣炸烤等燥热刺激食物,加重血虚的情况,使得皮肤更加乾痒;而热水或温泉也会洗去身上的保护性油脂,造成皮肤过度乾燥而搔痒泛红,往往只靠外在涂抹药膏来消炎止痒是不足的,还要从内在调理体质才能「治本」。
黄奎祐说,中医调理方向以「养血滋阴润燥」为主要方针,治疗以熟地、白芍、生地、当归、川芎、何首乌、麦门冬、防风、蝉蜕等药材加减,经过2个月的调理,乾痒泛红的症状逐渐改善,连带头晕、心悸及容易掉髮等症状也明显改善。
5个居家保健小撇步
黄奎祐建议,杜绝乾燥皮肤炎再发,健康的生活习惯很重要!